高晓松现身说法,讲述美国交通那些事。经历离奇事件,情节犹如好莱坞警匪大片。美国“劳改”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反思和警醒。 我来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儿,虽然...

高晓松现身说法,讲述美国交通那些事。经历离奇事件,情节犹如好莱坞警匪大片。美国“劳改”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反思和警醒。

我来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儿,虽然挺不好意思,但是我还是愿意与大家共勉。我在很多年前,在美国也发生过一次,美国叫DUI,Driving Under Influence,就是在某种东西影响下开车。大家可以先批评我,我也不会再跑到英国去试试,看看在左边开车、喝点酒会怎么样,都不会了,这都是年轻时候犯下的愚蠢的错误。我是在帕罗奥多,帕罗奥多是美国北加州湾区的一个城市的名字。这个城原来最著名的是斯坦福大学,现在最著名的是突然爆红的林书豪。我在这里的学院大道,和一个师兄小酌,在酒吧外面。坐在外面的一个小院子的桌子旁,警察就在那儿,我后来才看见。警察就站在对面街口看着。我们俩就聊了会儿天,喝点儿酒,结果我刚一出来,那警察就看着我走出来。我刚一发动车,一前一后俩警车给我夹那儿了。

∆ @破破的桥 点评: 美国酒驾被查是很大的事儿。对酒精控制很严格,罚单加上后续处罚,会有高达几千美元损失。21岁以下喝酒,会罚。酒后开车,会罚。酒后坐车呢?不罚,但你要是醉酒吐在路上,那在一些州也是几百美元。这和清教传统有关。南方一些黑人、墨西哥人聚居的州,处罚则较轻,北方的很多州则是零容忍。

大家在电影中都看过,首先不能动。在中国咱是得自己下车,跑到警察叔叔那儿,说警察叔叔我出什么事儿了。在这里是我来替你服务,你别动了,你一动不能动,把两个手清楚地放在方向盘上—因为美国民间有两亿支枪,你只要敢把手往腰里放,他立即就能向你开枪,而且他是不犯法的—老老实实坐在那儿等警察过来。然后按照正常程序,先要走一个直线,沿着直线走,走得很好。其实我没喝多少,跟后来那次不一样,我也没出车祸,什么事儿也没有,就是刚一发动车,就给摁那儿了。我就走直线,走,走得挺直的。第二项叫作背字母表,他随便说任何一个地方,他说F,F、G、H、I、J、K、L、M、N,往下背,也挺好,没事儿。然后我还跟人聊呢,跟人说,我送你一部我的电影吧,DVD。警察说别,你吹一下。一吹,好,这不行了,一吹然后就⋯⋯我当时觉得特像电影,就是那一下,手铐给铐上了,而且是铐在背后。

∆ @破破的桥 点评: 如果仅仅是不听警察指挥,可能会使用暴力,但不会开枪,因为手没放对就开枪的话,警察铁定被诉过度暴力。

在警车里,我还说,要不要先给我老婆打个电话呀?但这样我没法儿打电话呀,他说没事儿,到了地方打吧。那里是这么规定的,喝了酒,先在一个地方睡8小时,你不能开回去了,这就是第一项。

忘了一个细节,就是在刚开始把你关到那儿要睡觉之前,他会问你,你自己选择,抽不抽血。我说有什么区别吗?他说不抽血的话,你可以上庭就翻供。你说那不是你吹的,那是你喝醉了,警察自己吹的。因为并没有拍下来嘴是谁的,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也可以诉你吸毒,我诉你其他更多罪名,因为你不抽血没法证明你没吸毒,或者是其他什么的,抽血就证明了你只喝了酒。

∆ @破破的桥 点评: 在酒驾后,你有拒绝警察取证以便法庭翻案的自由,但也面临更高的风险。美国法律执行中经常看见这样的风险-收益模式。美国法庭也一样,如超速20英里以上需要上庭,你上庭前法院会先跟你开价,如果你当庭认了,不抗辩,那么罚款可以打8到9折,典型的辩诉交易,节省司法成本。但你要和警察抗辩,罗列证据打官司,固然法院可能支持你,但若败诉,这点眼见的收益就没有了。

我想,我不打算翻供,我也不是那种人,到庭上翻供说我没喝。于是我就说,那好吧,抽吧,于是就抽了个血,就跑到一个地方睡了8小时。那个地方还挺好的,有六个双人床,四个大皮沙发,除了我还有另外两个人,大家还聊聊天什么的,在那儿睡了8个小时。

旁白:全世界酒驾都有罪,而惩罚的办法却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监禁、罚款、吊销驾照,这些世俗的惩罚就不说了,我们来说点儿新鲜的。日本的酒驾者要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被迫盘腿静坐反思。澳大利亚某份报纸上有个专栏,叫《酒醉与入狱》,所有因为酒驾入狱的驾驶员的姓名,都会登在大标题下示众。马来西亚对酒后驾车者,开展“抓一送一”的大酬宾活动,酒驾者连带他妻子一起拘留关在一起,让妻子连夜教育丈夫,我怎么嫁给你这么个窝囊废呀!土耳其的惩罚最为健康,酒驾者,由警方押出城外20公里处,让他步行回城。最后说说美国,美国各州法律不一样,但大部分是以吓为主,比如有的会把醉驾者送到医疗部门,看护交通事故受害者,有的要看让人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有的要去参观停尸房,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这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拍起恐怖片来会那么重口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