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英法德。英法这两个国家,从历史课本里看,特别是说到“一战”“二战”的时候,这两个国家老是像同盟似的,“一战”时它们一块跟德国、奥匈帝国打,“二战”也是...

先讲英法德。英法这两个国家,从历史课本里看,特别是说到“一战”“二战”的时候,这两个国家老是像同盟似的,“一战”时它们一块跟德国、奥匈帝国打,“二战”也是它俩一块跟纳粹德国打,仿佛它俩特别好。

其实这两个国家是极其不对付的,互相极为看不起。我分别去过这两个国家很多次,还都待过很长时间。英国跟整个欧洲大陆都不太对付,英国跟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化、历史、心态上都不一样。英国是一个岛国,曾经“日不落”到全世界去。而法国曾经是整个欧洲文化的中心,那么多国家的王室都说法语,到今天也是。

美食也是在法国,时尚也是在法国,英国就没什么时尚的东西吧?英国唯一还算著名的牌子叫Burberry,还是做雨衣的,一直做雨衣,后来快倒闭了,请了一个法国还是意大利的设计师来改造了一下,把英国雨衣改成了时装,所以Burberry的样式也是素了吧唧的,感觉还是像下雨的时候穿的那玩意儿。

法国人特别看不起英国人,觉得英国人土极了。英语里不光有大量的高级词是从法语里来的,连厕所“Toilet”都是法国词,英文连“厕所”都没有自己的词;然后“饭馆”也是法国词,到了英国改为“Restaurant”。法国人认为这个国家没文化。基本上好玩的词、有意思的词都是从法语里来的。

英国也没好吃的,在英国南部的英格兰有一种食物叫Fish& Chips,就是炸鱼薯条,你到伦敦会发现,满大街都是这类店。法国却有无数美食。英国人也不太会穿衣服,英国人就喜欢夹着雨伞、戴着礼帽,法国人却非常时尚。

这两个国家之间互相不对付到了什么地步呢?比如,全欧洲最后都执行了以法、德为中心的公制——近代中国在法、德的公制(就是米、公里、公斤)和英国的所谓英尺、英里、磅之间,也选择了公制。我要是在英国,我就是一个五呎十寸高、一百八十磅的人;我要在法国,我就是一米七八、八十多公斤的人。

这在欧洲其他国家都是基本统一的,都使用法、德的这个体系,英国却跟它们都不一样。现在欧洲其他国家都用欧元,就英国非要用英镑。英国人从内心深处觉得他们跟欧洲大陆是很敌对的。法国人对英国人的仇视远远超过对德国人,虽然法国跟德国打了好多次仗,比如普法战争——那时候还没德国呢,叫普鲁士——“一战”的时候跟德国打,“二战”的时候跟德国打,但是在这之前法国跟英国打得更多。

法国人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法国著名的作家萨特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占领下的巴黎》。他怎么写的呢?他说德国人又来了,又占领了巴黎——他是说“二战”的时候纳粹占领了巴黎。法国人心里充满仇恨,因为原本法国人觉得自己特别光荣、特别骄傲,可怎么又被德国人占领了?1870年法国就被德国占领过,大家可能看过都德的小说《柏林之围》,他还有篇小说叫《最后一课》。巴黎人民每天怀着抗德的仇恨,恨不得回家磨磨刀,或者把绳子准备好去套德国的哨兵什么的,可是出门看见德国军官们不但长得特帅,并且见着女士还给人开门,去歌剧院听歌剧的时候还特懂行,德国人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丝毫不比法国人差,甚至比法国人还好。德国军官在各方面都很有礼貌,吃饭也不吧唧嘴,特别有绅士风度,等等——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萨特说的!

所以巴黎人就开始纠结。直到有一天,当萨特走出去,有一个德国人居然替他开了门,然后他出于礼貌——法国人很有礼貌,冲那个德国人笑了一下。回到家他就开始痛恨自己,说我今天居然向侵略者笑了一下,这可不行。这时候他才打开英国的电台BBC,因为当时只有英国没被占领,听听BBC,培养一下对德国的仇恨。

“二战”法国战败,实际情况非常复杂,我只讲一点,其实在“二战”的时候,英国跟法国倒狠狠打了一下。当时利比亚被德国占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都是法国殖民地,北非在法国手里——在维希政府手里。英美在北非登陆之前,法国人坚决不让英国人、美国人上来,以至于在北非跟英国人好好打了几仗。大家想从北非登陆,当时英国人就跟维希法国打,后来德军才从东边的突尼斯过来。

从传统上来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心,法语是欧洲的骄傲,到今天为止,它也一直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在时尚、美食、音乐等方面,法国人都非常看不起英国人。这种看不起到了什么程度呢?在法国,如果大家听不懂法语,想学一两句法语的话,刚开始可能会学一句话叫“Parlez-vous anglais?”意思就是说你会不会说英文。你去法国跟人说“你会英文吗?”法国人会说你什么意思,你不会法文,你没文化,你凭什么让我说英文——其实他会说。

你怎样才能让他跟你说英文呢?你不能问“Parlez-vous anglais?”你要用法语问他们:Pouvez-vous parler chinois?就是“会不会说中文”。法国人特别有礼貌,一听你问他会不会中文,他当然不会,他挺不好意思,就会跟你说:“我不会说中文,但是我会说英文。”这时候他就可以说英文了。所以去法国,一定不能问人家会不会说英文,得问人家会不会说中文。

德国1870年成立,才真正有了这个国家,所以它始终没能对法国造成文化上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联姻还很频繁,两国的关系还不错。

我们前面说到英国对整个欧洲大陆都看不起,但是就英德之间与英法之间来说,英国人更看不上法国人,并且极为仇视。英国跟德国还行,它俩其实是一家子,唯一的问题就是打仗时死了不少人。英国现在的王室都姓温莎,但他们原来不姓温莎,而是姓一德国姓——科堡。现在德国有一个地名就叫科堡,在德国的正中心。

这两个国家在“一战”中开战的时候,德国的皇帝叫威廉二世,跟英王乔治五世是表兄弟。维多利亚女王嫁的就是一个德国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阿尔伯特王子,所以以后的英王都姓科堡,她的大女儿也叫维多利亚,嫁给了德皇腓特烈三世。“一战”时,德皇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子,英王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所以他俩的关系有点贾宝玉跟林黛玉的关系,林黛玉是外孙女,贾宝玉是孙子,维多利亚女王就是欧洲的贾母,欧洲就是一大观园。但在这之前,欧洲王室都是以法国为核心的。

尽管英、德是一个姓,但宣战之后,却越打越残酷。最后英国就开始恨德国,恨到什么程度呢?所有跟德国有关系的东西都不行,连德国种的狗,那时候在英国都被人一通乱打。英王乔治五世觉得这不太好,说现在两国正打着仗,我怎能还姓德国姓,就在1917年下了诏书,把英国王室的姓从“科堡”改成了他们王室度假城堡的名字——温莎。温莎这个姓在英国王室的传统,实际上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现在还没有100年。

至于法、英,这俩真不是兄弟,而是一对死仇敌。而且我觉得随着英语世界越来越大,法国人内心深处的不平衡估计还会持续很久,这就是这三个大国之间的恩怨。

大家都知道欧债危机、欧元区危机,就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这几个国家的事儿。加入欧元区之后,这个使劲花钱,那个也使劲花钱,这四个国家经济又最差,挣的不够花的,这就是所谓的欧债危机、欧元区危机。这四个国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名称,叫作PIGS,就是把这四个国家的头一个字母连起来,叫PIGS。

这第一个就是Portugal,P打头的葡萄牙;Italy,I打头的意大利;然后是G打头的Greece,这是希腊;还有S打头的Spain,西班牙。所以合起来就是P-I-G-S,PIGS,这四个经济上问题最多的国家,拖了欧洲的后腿。

下面讲重点的。前社会主义国家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前苏联也很大,除去俄罗斯,现在分成了白俄罗斯、乌克兰,加上波罗的海周边的小国等。即使它们有共同的信仰、基本价值观等被人叫作普世价值的东西,它们之间的矛盾(其实是文化矛盾)也非常非常深。这些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非常强烈地痛恨苏联,当然也包括俄罗斯。因为过去,在这些国家中爆发过的起义也好,革命也好,运动也好,风波也好,不管它叫什么,都被镇压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人民起义,在布拉格被苏军的坦克开来镇压了,1956年匈牙利也爆发过自由运动,也被苏军镇压了,苏军把人家总理都枪毙了。

在同一年,1956年,斯大林死了以后的几年,波兰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在波兰的波兹南,爆发了“波兹南惨案”,有的也叫“波兹南事件”,就是一大批工人走上街头,有十几万人,举行抗议活动。苏联没有直接出兵,因为当时波兰的党和政府非常听苏联的,直接派了一万多军警前去镇压,打死了70多人。这些东西深埋在这些东欧国家的心里。

在所有的这些仇恨里,捷克就非常仇视俄国。我在布拉格的时候,专门去看过当年“布拉格之春”那个广场,到今天,捷克人民所有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或者集会,还会在那里进行。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就是纪念“布拉格之春”的。因为伟大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写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以及后来的同名电影(中国译成《布拉格之恋》),让全世界人民都记住了“布拉格之春”。

但是,这些仇恨加起来,也没有波兰对俄国的仇恨大,为什么呢?我今天重点讲一下波兰跟俄国之间的世仇。好多人问我,说俄国这么点儿面积在欧洲,那么多面积在亚洲,为什么没几个人把俄国当作亚洲国家?因为俄国主要的文明、城市,主要的工业、农业、商业都在欧洲这个地区,所以俄国当然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

西方人也认为俄国是欧洲国家,西方人从来不认为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这些伟大的音乐家或者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作家是东方人,都认为他们是西方人。还有土耳其,就一点儿在欧洲,其余那么大面积都在亚洲,却也参加欧洲杯,不参加亚洲赛事,这是为什么呢?实际原来的土耳其很大,原来希腊那些地方,全都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战”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以后,希腊独立了。欧洲原来没那么多国家,经过几次大战以及后来的“东欧剧变”,开始民族自治,欧洲才有了这么多小国家。

再说波兰跟俄罗斯。波兰跟俄罗斯的世仇可以推到很多很多年前,波兰最开始被灭国,罪魁祸首就是俄国、普鲁士和奥匈帝国。所以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是无数代波兰伟大的知识分子传下来的,包括当年旅居法国的很多波兰知识分子,包括肖邦在内,那些怀念故国的爱国情操一直存在。波兰三次被灭国,三次都重新站起来,继续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第一次瓜分波兰,俄国参加了,第二次瓜分波兰,俄国也参加了。“一战”以后,这两个国家打过一次大仗,叫波苏战争。因为“一战”以后原来被灭亡的波兰复国了,复国了以后便老觉得自己的地盘不够,原来那么大,后来只有这么小,所以波兰就支持苏联境内的白匪军(当时苏维埃政权刚成立,境内有很多白匪军),想推翻苏维埃政权,由此结下了深仇。于是苏维埃镇压了白匪军以后还不停歇,一路打到华沙城下。苏军当时是以29岁的优秀统帅图哈切夫斯基(后来也是苏军的元帅)为首,围困了波兰,但是最终还是被波兰打败了。波兰那么小一个国家,把强大的苏军打败了,打败以后,苏联还割让了一点儿土地给波兰,由此结下了又一次仇恨。

再讲更重要的一次,我们当年所得到的解释,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这么讲的,说1939年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在西方所有的课本里讲的是,1939年9月,德、苏两国一起侵略波兰,共同进攻并瓜分了波兰,由此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两国有互不侵犯条约,但是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有一条就是共同瓜分波兰,所以“二战”的爆发始于德国从西边进攻波兰、苏联从东边进攻波兰。

当时苏、德两边说好了,以布格河为界。这个布格河在哪儿?布格河就在现在波兰的边界。当时说好布格河西边是德国占领,东边是苏联占领,可是大家看到现在的波兰,河东边没有波兰的地方,为什么呢?

因为“二战”爆发以后,苏、德共同占领了波兰,苏联在布格河以东一个叫卡廷森林的地方屠杀了两万多名已经放下武器的波兰军官和知识分子。“卡廷森林事件”是波兰跟苏联之间最大的心结,因为苏联一直都不承认,直到后来苏联解体,俄国公布了当年的档案,最终承认了此事。

“二战”结束的时候,苏联是战胜国,波兰的流亡政府在英国流亡,当然苏联就不让这个政府回国,而是在波兰境内扶持了新的政府,并与之达成了一个协议。

苏联说,你看我帮你解放了这个国家,你干脆把这块原来被我占领的地方就归了我吧。于是苏联在“二战”中占领的有1300多万人口的波兰土地就归了苏联。现在这儿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领土,当时都叫苏联。

可是波兰特别小,后来说补偿一下波兰(当然,战胜国就可以鱼肉战败国),把德国的一块土地给你,于是就把德国的奥德河以东的地方,等于是德国最初的发源地,也是曾经最强盛的普鲁士的一大部分补偿给了波兰。补偿之后,波兰又变得很大,德国小了好多。大家可以看看“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的德国地图,德国确实是小了很多。德国当时没什么怨言,因为这些地方是东德的,东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了苏联阵营。

所以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当时瓜分土地留下的“后遗症”。有个地方是当年东普鲁士的首府,也算是德国民族的发源地,叫哥尼斯堡,是德国的地方。这儿是重要的出海口,所以没有划给波兰,而是划给了苏联。当时这地方周围有三个小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因为它们跟苏联接壤,“二战”中被苏联占领了,“二战”后就划到苏联了。

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几个国家分别独立以后,哥尼斯堡这块地方就不属于它们任何国家了。这原先是德国的地方,“二战”后划给了苏联,苏联解体,这块地方又给了俄国,所以这块地方叫“俄罗斯飞地”。当年这块地方叫哥尼斯堡,现在叫加里宁格勒了。大家如果熟悉“二战”,或者熟悉德国、苏联的,可以清楚地知道,叫什么什么堡的,就是德国的地方;叫什么什么格勒的,肯定是苏联的地方。

这个地方其实是欧洲一个很敏感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是德国民族心里永远都想着的,“这是我们的发源地,现在又跟你俄罗斯不接壤,还被你占领着”。至于以后加里宁格勒怎么处理,这不是我应该讲的问题了。我讲的问题是:波兰不但跟苏联有这么多仇恨,而且波兰还被屠杀了那么多人,还有大块土地被苏联抢走了。

还有另外一个大血仇,是波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二战”后期,苏军乘胜前进,在东线打到华沙。华沙在维斯瓦河西边。华沙人民虽然痛恨苏联,但他们更痛恨纳粹,因此数十万华沙人民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到了河对岸时就起义了!苏军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说,这个起义不是我们发起的,而是在伦敦的资产阶级波兰流亡政府发起的,所以我们坚决不配合这个起义。

华沙人民起义以后,强大的苏联红军就在河对岸看着,一炮不开,一兵不上,一枪不打,看了63天,直到华沙全城被夷为平地。这场起义非常惨烈,二十多万华沙人民被屠杀,古老、伟大的华沙城被夷为平地,就因为政治之争,就因为这个起义不是苏联所支持的波兰政府发起的,苏联红军便一直到华沙人民起义军被全部镇压之后,在华沙已经被夷为平地之后,才开过来。这些事全都记在了波兰人民的心里。

2012年6月,俄罗斯足球队到了华沙住的某酒店,波兰政府要求俄罗斯队搬出去,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酒店紧挨着波兰人民纪念他们前年因飞机失事去世的总统卡钦斯基的地方。2010年,他到俄罗斯去参加“卡廷森林事件”7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去俄罗斯的路上飞机失事了。

波兰人民基于对俄罗斯人难以磨灭的仇恨,坚决认定这是俄罗斯干的,是俄罗斯人把他们总统的飞机给弄掉了,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俄罗斯队在那个酒店住下后,被波兰外交部要求搬出去。

今天讲了东欧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跟俄国的关系,讲了英、法、德之间的关系,尤其提一下英、法不是兄弟国家,而是相互极为看不起、仇视的两个国家,讲了南边的PIGS四国。我希望大家以后看球的时候更多点儿乐趣,不光看球,还看到这些国家之间的历史渊源、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