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继续和你聊企鹅出版社的丛书《伟大的思想》,一套48本。昨天说的是第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我们接着看第二本:《...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继续和你聊企鹅出版社的丛书《伟大的思想》,一套48本。昨天说的是第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我们接着看第二本:《慰妻书》,其实就是一封安慰妻子的书信,作者是普鲁塔克。

作者普鲁塔克,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在中国是东汉时期,在西方,是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他是那个时代的西方著名学者。

但是你发现没有?不管我怎么介绍,这个人厉害啊、这个人给罗马皇帝讲过课啊,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无感。对啊,他再厉害,也就是2000年前的一个西方文人而已,除非专门研究西方思想史,我们为什么要读他的书呢?

还是回到我昨天给出的那个答案:我推荐你翻开这套书,不是为了了解什么思想,而是要了解一种感觉,具体到这本书,就是了解一种照亮了上千年西方历史的人格力量的感觉。

我们印象中的西方历史是这样的:文明的火种先从古希腊开始,然后古希腊衰落,古罗马登场。但是,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在古罗马好戏连台的那几百年里面,希腊是什么样呢?就是“衰落”这两个字能形容吗?

不是,即使是被罗马人征服之后,希腊人仍然是非常傲娇,为啥?文化发达,底子厚。罗马帝国再牛,在当时希腊人眼里,也就是一介武夫,“只识弯弓射大雕”。所以,罗马帝国早期,政治、行政首都确实在罗马,文化首都其实在希腊。当时罗马贵族要是有钱,都是把子女送到希腊去留学。

打个不尽恰当的比方,当时的希腊就有点像中国清代初年江南地区,要说打仗,是打不过满清,但是要说起文化,江南士大夫还是瞧不起那些北方征服者的。当年的罗马和希腊,就是这么个关系。

对,我们今天介绍给你的这位普鲁塔克,就是这么个角色,他出生在希腊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他父亲就是作家,从小就是个读书种子,既有广泛的知识爱好,性格也非常的温文尔雅,还特别勤奋,特别能写书,运气还特别好,很多书还流传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仙风道骨的人往罗马人堆里一站,那可不就光芒万丈吗?罗马人一看他,真是自惭形秽。

普鲁塔克命好,还不止于此。他一千多年后,居然又再一次光芒万丈。为什么呢?因为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欧洲人都要找一个古罗马,古希腊人当自己的偶像。普鲁塔克流传后世的所有作品,其实关注的就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怎样才能活成一个理想的样子。这样的思想家当然粉丝多。

同样是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那种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风格,一会儿政治学修辞学,一会儿伦理学生物学的,后世的粉丝当然就没有普鲁塔克多。他擅长人生话题,每个人都在心里有答案,也希望看到别人的答案嘛。

所以,从文艺复兴一直到后来的启蒙时代,普鲁塔克一直是欧洲思想界的超级巨星。像莎士比亚、蒙田、卢梭、托克维尔、歌德、贝多芬,都是他的粉丝。

我们今天知道的很多格言,比如我随便念几句给你听,比如“一群由狮子率领的鹿比一群由鹿率领的狮子可怕得多。”“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等等,这都是普鲁塔克的名言。不过我们中国人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所以你看这个人在西方文化中嵌入得有多深。

今天我推荐给你的这套书,企鹅出版社的《伟大的思想》丛书中,普鲁塔克的作品集,也是非常轻薄短小的一册,只选了他的四篇文章。

第一篇叫《慰妻书》,是他四岁的女儿夭折之后,普鲁塔克写给妻子的安慰信。我在翻开这篇文字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想了一下,如果同样的处境落在我自己身上,我会怎么给妻子写这封信。自己满怀悲伤,还要劝至亲至爱的人远离悲伤,而且还明知道这种劝慰没有用。文字的力量非常有限啊。

但是翻开普鲁塔克的这封信,他劈头第一段话是这么写的:“如果还有什么事情你想做却还没做,而你认为做完这件事就不会那么难过了,那就去做吧。”神来之笔,没有比这句话更贴切的开头了。

这封信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道理和格言,比如这句,我抄在小本本上了:“悲伤侵入我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成为我们永远的一部分,一种习惯性的存在,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要把悲伤拒之门外的原因。”

但是整个这封信读下来,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这些道理,而是一种力量:一个丈夫展现给妻子的,一个温良敦厚、和善豁达的人格力量。他不是告诉妻子现在应该怎么做,或者单纯劝慰别伤心,而是和妻子并肩站在一起,看向未来,在探讨怎样借这件事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合上这本书,我也想了一下,可能确实没有比这种姿态更能安慰一个悲伤的妻子和母亲了。

我还是那句话,你我都没有必要真的去读普鲁塔克的全部作品,光是《希腊罗马名人传》翻译成中文,就有2000页。但是,偶尔翻开这样一封信,一封两千年前一个希腊人写的信,你还是会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刹那间贯穿我们。今天的时代,科学如此昌明,但是在面对这些人生基本困境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比两千年前的一个希腊读书人活得更明白,更智慧。

这本书里选的另外两篇文章也值得一读。比如,其中有一篇,是讲人应该怎么从外界获得启发的。在很短的一小段里面,只有100多字,普鲁塔克接连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埃斯居罗斯,在运动会上看一场拳击比赛,只要有拳击手被击中,观众就会爆发雷鸣般的喊声。埃斯居罗斯马上就反思说:“被击倒的人一声不吭,而看客却高声大叫。这就是有没有受过训练的区别”。这个小感慨,如果是今天的人发在微博上,他是不是也算是一个特别善于观察和反思的人?

普鲁塔克马上就又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叫布拉西达斯,捡到一个无花果,却被藏在这个无花果里的小老鼠咬了一口,他赶紧丢掉了。然后就说:“多么不可思议啊!不管多么弱小的生命,只要有勇气自卫,就能活下去!”你看,这也是一个善于在现实中获得启迪的人。

随后是第三个故事:第欧根尼,这个人在哲学史上当然是大名人了,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倡导极简的生活。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极简的生活呢?普鲁塔克这里只写了一句话:第欧根尼看见有人用手捧着喝水,就立刻从包裹里掏出自己的杯子扔掉。看见别人可以不用的东西,那自己当然也就可以不用。

普鲁塔克连续用这三个故事在讲一个道理,人的内心进步,不能关起门来修炼,要不断接纳现实生活给我们的启示。这个道理很深刻吗?也一般吧。今天一个微博大V讲出这么一番道理也不难。

但是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突然有点想笑。为啥?你看,每个时代的杰出者,其实他们的生命要靠很多人格来支撑。他们想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观点,都要靠无数人格榜样,不管是死去的,还是同时代的人当脚手架,他才能思考,才能表达。

就像李白的诗里面,信手拈来的是陶渊明、谢灵运;普鲁塔克的文章里面,信手拈来的是苏格拉底、第欧根尼;今天的一个创业者挂在嘴边的是马云、乔布斯。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时间过去了一千年,东西跨度几千公里,但所有那些活得很认真的人,都活成了同一个样子。每一代人都是靠丰富的人格想象,丰富的人格支撑,才活得下来。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这套书,《伟大的思想》。它篇幅短小,但是提供了一种缘分,它让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不再是教科书里的一个符号,而是把他们邀请到我们面前,小坐片刻,听一听他们的叹息,感受一下他们的感觉,沾一沾他们的灵光。

这套书,在得到App首发,原价1298,对得到App用户特价,只要899,一本不到20块钱,而且买纸书,还附赠全套电子书。

明天,我陪你继续这趟人类思想的奇妙旅行。

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