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继续聊教育的话题。 这几年,有一个词越来越热,就是我刚才念叨的“终身学习”。刚刚发布的四中全会的报告也在非...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继续聊教育的话题。

这几年,有一个词越来越热,就是我刚才念叨的“终身学习”。刚刚发布的四中全会的报告也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到了它。我们得到App就是在为这个趋势努力。

这个概念为什么越来越重要?主要是两个背景。

第一,人活得越来越长。我们这一代人的平均寿命,有可能接近100岁。

那活那么长,难道都去打麻将跳广场舞吗?不会的。退休就真的休息了,那是工业时代的场景。我们这代人没有这个福气,是要干活的。所以,很多人在担心,说中国将来进入老龄社会怎么办?多生孩子、引进人口当然是办法,但是可以预想的、一定会发生的变化,是工作时间的延长。我们这代人,因为各种原因,要工作到70岁之后,甚至更晚。

说到工作,那就要提到第二个背景了:技术变迁越来越快。我们大概率会赶上好几次技术大变迁。变迁之后,那就算我们愿意工作,我们还会工作吗?

什么叫技术变迁?就是以前拥有的工作技能和相关知识会贬值,甚至会完全没有用了。比如老会计打的一手好算盘,但是会计电算化来了,打算盘的本事没用了。码头工人在货仓里面会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空间,但是集装箱来了,没用了。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那怎么办?又要很长时间地工作,工作技能又要经历多次清零,除了终身学习,没有别的路可走。所以,中央文件里出现的那句话“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它不是一句口号,它是非常迫切的国家战略。

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生产机制,那真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整个国家的存续就靠这件事。如果未来人力资本贬值这么快,国家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再生产。所以未来我们看到的教育,和今天看到的教育就完全不一样。教育这个概念就必须重新思考了。

今天咱们就来非常粗浅地聊聊,在终身学习这个背景下,教育会发生哪些变化。

最大的一个变化,发生在时间维度上。这个好理解:既然是终身学习,那么教育就不是什么K12的问题了,教育会覆盖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那你可能会说,那就多搞点职业培训、在岗培训、多开点老年大学,不就行了吗?

没有这么简单。

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适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社会。这个社会形态最大的特点,是在坚固的大组织内进行细密的分工。所以,这个时期的公共教育体系,只需要把人按照专业分类,按照专业培养到20多岁,然后送进大企业,进入各种分工岗位,就算完成任务了。后面呢?后面其实并不缺终身学习,只不过这个阶段的教育是由各个企业、各家大组织通过岗位培训,自己完成的。

可是,对未来的人来说,换工作、跨行业的换工作、甚至换一项自己从来没学过的工作,会成为平常事。教育的任务,那就不仅是深化分工了,而且是让人不断有机会跨分工地学习知识,甚至是那些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用得上的知识。但是反过来说,一旦用上,就非常急迫,马上就要学到,马上就要能用。面对这种需求,无论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还是组织内部的岗位培训,就都没有做好准备了。

我们得到App做终身知识服务。第一步,先做了一些通识类的线上课程,不是为社会分工做准备的。比如《薛兆丰经济学课》(戳此查看),他不是讲给将来有志于成为经济学家的学生听的,是给全社会每一个人听的。这就是在为这个趋势做探索。当然,这个探索还非常初步。

这是时间维度上的挑战。还有空间维度的。

现代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学校,学校是有固定地点,周围还有围墙。但是,如果未来是全民终身教育,有围墙的学校就远远不够了。全社会每个地方都有责任成为教育的场所。

你可能最近经常听我提到北京十一学校和李希贵校长。我们做终身教育知识服务的,为啥对一家中学的探索那么感兴趣?我和李希贵校长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把学校围墙拆了,把十一学校的很多理念,释放到全社会,可能就是未来惠及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雏形。”

再来一个挑战,是人的维度的。

从2500年前,孔夫子开始办学校开始,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职业了。现代教育,更是靠一个庞大的教师队伍来传道受业解惑。但是未来社会呢?知识的分散性更强。专业的教师队伍就不够用了。

比如,你要是想去互联网公司干产品经理,这些知识那么庞杂,变化那么快,不可能在大学老师那里学到,它只可能存在于一线工作人员那里。怎么把这种分散存储的、变动不居的知识,变成教育产品,普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你注意到我们办的得到大学,其实就是在这个方向上探索。就不展开说了。

时间、空间、人都说了,教育还面临什么挑战呢?还有一个更严峻的,就是在终身教育的场景下,怎么实施教育的强制性?

强制性这个词不好听,但它是教育的底色啊。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开玩笑的说法,说为什么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有少年期?其他动物就是幼年然后就是成年,没有少年期。开玩笑的答案是,少年期,是大脑发达得可以学习,但是肢体还没有发达得可以打得过他爹的那段时期。他爹就可以逼他学习。

还有个段子:有人问一个钢琴家,我现在学钢琴还来得及吗?钢琴家说,来不及了。哦?是因为我的手指僵化了吗?不是。是因为你爸打不过你了。

你想,传统教育用多少方法才实现了教育的强制性啊。国家有义务教育法,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决心,学校用毕业证、升学压力、学分记录、校规校纪才把一代年轻人摁在学校里学习。但是在成人社会呢?在终身教育领域呢?我们总不能再用这一套把人弄回课堂吧?

你想,我罗胖不过多喊了几句,学习很重要,提升认知很急迫,就有人说我是“贩卖焦虑”的。我只能开玩笑说,你还缺焦虑吗?你家里已经有那么多焦虑,我还能卖给你多少焦虑吗?你看,劝人学习,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

最近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中学老师,总是对同学们讲鸡汤,说些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有好成绩,倒数第一拼搏三年也能正数第一这样的话。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位老师有点不屑一顾。

有一天,学生和这位老师终于发生了正面冲突。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什么他喝鸡汤喝傻了,什么鸡汤就是用来洗脑的,什么咸鱼翻身了还是咸鱼,什么丑小鸭能变天鹅是因为它爹就是天鹅等等。

这位老师沉默了一下,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真的以为,我的鸡汤是说给你们听的啊?

不,我是说给那些我在意的孩子听的。他们一次没考好,或者陷入自卑的时候,我用鸡汤安慰他们一下。对他们总有帮助。鸡汤是没有勺子。但是他们会成功,给他们一点信心,勺子,他们将来自己会找到。

至于你们,我当然知道鸡汤对你们没有用。但是,我不在意啊。耽误你们这样的人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丑小鸭的故事和你们没有关系。因为你们就是那群鸭子。安徒生写丑小鸭的故事,就是写给你们听的,你们这群鸭子少嘲笑人家两句,别挡了真正的天鹅的路就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你们放学走吧。

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听完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我同情这位老师的处境,但是我不同意这位老师的做法,因为这不符合教育的精神。未来要建设的公共教育,就必须是惠及全民的终身学习,就不能落下每一个人。怎么在成人世界的自由意志,和全民教育的强制底色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的方法?我不知道,也许还要付出很多年的摸索。我只知道,这是终身教育体系要面对的艰巨挑战。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