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个老话题,为什么纳粹德国希特勒在二战中会失败。其中一个答案是,德国当时的国力动员不足。希特勒一直...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个老话题,为什么纳粹德国希特勒在二战中会失败。其中一个答案是,德国当时的国力动员不足。希特勒一直迷信,在不进入总体战的前提下,用闪电战的创新搞法,也能完成国家目标。昨天我们说了,如果回到当时,站在希特勒的角度,这么想,其实也不奇怪。

好,我们今天切换到苏联的立场。在历史上一直有这么个悬案,就是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判断出希特勒对苏联的突然进攻?

是掉以轻心了吗?不可能的。斯大林是个地缘战略大师,这么明摆着的事怎么会看不清楚。而且现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也在证明,苏联一直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

1939年二战开始以后,苏联的备战规模是惊人的。1938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加了44%,而国防工业的增长呢?比全部工业还要快两倍。1939年军事拨款占到了国家预算的几乎一半。从1939年到1941年战争前夕,苏联军队规模从200万增加到550万。你看,苏联是把德国当成一个可怕的对手,在严肃认真做准备的。

那你说,德国突然袭击之后,苏联为什么显得措手不及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苏联也有自己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框架。

苏联的战争思路,是真正的“总体战”思路。为啥?这是苏联这个国家的基因。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诞生,就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根据苏联的意识形态,未来的发展将是苏联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通过战争埋葬这个“旧世界”。斯大林就明确说嘛:“苏维埃共和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并存是不可思议的。苏联将面临的是一场长期的、残酷的竞赛,交战双方的全部经济和政治基础都将在这场竞赛中受到考验。”你看,这是多么坚决彻底的总体战的思想准备。

你发现没有,苏联领导人对于总体战的认识,其实是符合后来的历史情况的,二战真的就是一场更残酷的总体战。但是放在当时看,这个认识也有个bug。那就是它用这个心态误判了德国。自己这么想,难免就觉得全世界都这么想。

当时苏联一直在判断,德国什么时候会进攻苏联?

苏军总参谋部的军事情报局一直认为,德国也会用总体战的思维和苏联厮杀。那战争就不会短期结束啊。那德国入侵苏联就一定要准备冬装,应对苏联的寒冬啊。100多年前,拿破仑在俄国吃的亏,你们德国人又不是不知道。

要做准备,德军肯定要大量采购羊皮袄,这意味着将有数百万头绵羊突然被宰杀,大量超出日常需要的羊肉就会涌入欧洲市场,羊肉价格就会大跳水。同时,德军还必须更换一些军需用品,比如适合寒冷地区用的特殊的擦枪布,还有在严寒地区使用的燃油。

有了这个思路就好办了。苏军总参谋部的军事情报局一直在关注几个市场动向:收集整理各地绵羊的数量、主要集散地和屠宰中心的情况。局长葛利柯夫每天要两次听取欧洲各地绵羊的价格情况。你看,这个方法其实很符合经济学原理,很高级。情报可以被严防死守,但市场价格是最好的情报员嘛。苏联还费尽千辛万苦搜集德军使用过的擦枪布,还要偷运大量煤油灯、煤油炉和打火机之类的物品。为啥?分析里面的燃料配方成分有什么变化。是不是加入抗冻的材料。

但是没有。这些指标一直很直到战争爆发也很稳定。所以,即使苏联情报局已经知道了德军在大规模集结,甚至还提前知道了德军的行动代号,但还是向斯大林担保,说德军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但是,就在这份担保发出10个小时之后,德国的全面进攻就开始了。希特勒是想打闪电战,没想打总体战,根本没有打算把对苏战争拖到冬天。

你看,你做了一切准备,但是对手不按你的套路出牌,你也没辙。这哪里是一个掉以轻心的故事?这是两个战略思想之间发生巨大误会的故事。

我们再来看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的局势。

只要能放在台面上计算的因素,当时看,几乎都是德国占优。德国本来就是一个工业强国,这个时候,还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对比几个数字吧:

1941年,德国统治区产煤4亿吨,苏联是1亿5千万吨,不到德国一半。钢产量,德国是3180万吨,苏联产量1790万吨,只是德国的一半多一点。除此之外,德国还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一系列武器装备都几乎是世界上最精良的。

但是,打着打着,问题就出来了。我们经常知道的是苏联的冬天到了,但是除此之外,在战场上德国的坦克经常是损失一辆少一辆,补充不上来。而苏联呢?坦克飞机大炮像潮水一样从工厂流水线冲向战场,直到把德军彻底淹没。

那为啥呢?德国方面的原因,我们昨天说过了,他们不敢做国力的充分动员。那苏联这一边呢?不仅充分动员,而且那个深度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当时斯大林提出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这“一切”两个字听起来是口号,后面可就是血淋淋的人命啊。二战期间,苏军死亡人数将近1000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苏联人口中的中青年男子也就五六千万,其中一半,在战争中非死即伤。

但更重要的是,苏联的整个国家战略就是为这种战争准备的。战争一打响,这个国家就立马转入了战时经济。比如,战争爆发的第四天,苏联就颁布了规定,军工行业工作时间,一天是14到16个小时。工作消极或者迟到,可以判刑。本来就是计划经济国家,完成这个转型并不难。

这一点,还体现在武器哲学上。我们经常觉得,纳粹德国非常有创新能力啊。打着那么艰苦的仗,还能搞先进武器的研发。喷气式战斗机、第一代的导弹、甚至第一代的隐形轰炸机都是那个时候德国搞出来的。

但是别忙着称赞。我们得想想这背后的思想原因是什么呢?是当时的德国老想向技术要战斗力。这没有错。但是,科技创新这个东西,就是要不断试错。要允许各个方向上的探索。结果就是,德国在战时的军工生产非常杂乱。最乱的时候,德国一度同时生产着425种飞机。一个部队经常装备100多种卡车和摩托车。那你想得到,这是后勤部门的灾难。光是备件可能就好几万种。

而苏联的心态就简单得多。一切为了战争。要什么高科技?要什么超越时代?要什么高质量?反正上战场也打不了多久就报废。简单!便宜!好生产!好维修!就是王道。比如,苏军特别喜欢迫击炮,为啥?因为他结构很简单,所以生产起来成本低,而且生产工序简单。上战场,花几分钟就能教会士兵怎么用。几乎不需要维修和维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即准备好发射。虽然迫击炮射击精度差,但好歹是门炮,有和没有那是大不一样的。

几乎所有的武器生产,苏联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你看,有限的国力不仅被深度动员,而且国力使用的方式也最适合这种类型的战争。所以,难怪,苏德战争打得那么艰苦,最后苏联还是一点点地把局势扳了回来。

这两天我们聊这个话题,是想从一个更广阔的维度看这种大国之间的博弈。

未来的大国博弈,也许不会再发生苏德战争这种类型的国运相赌了。因为都有核武器了嘛。但是有两点规律可能还是要重复:

第一,不见得是谁力量大谁就胜利,而是谁能统一内部的意志,谁能充分动员,谁能胜利。孙子兵法不就说了吗?“上下同欲者胜”。

第二,不见得是谁的科技先进谁胜利,而是谁能找到这种力量最适合的使用方式,谁才能胜利。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