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继续向你介绍施展老师刚刚完整上线的课程《国际政治学40讲》。我一直在强调,这门课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让我们看清楚外部...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继续向你介绍施展老师刚刚完整上线的课程《国际政治学40讲》。我一直在强调,这门课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让我们看清楚外部...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继续向你介绍施展老师刚刚完整上线的课程《国际政治学40讲》。我一直在强调,这门课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让我们看清楚外部世界的演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脑子里的观念系统。

其实,这么说,和我们的常识是不太一致的。我们一般的感觉是,国际政治嘛,那是丛林社会,是一个力量世界,当然是兵强马壮者说了算。观念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但是你想啊,人类世界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所以,真正的力量来源是人和人的组合。就是人和人的力量以什么方式,多大的规模,多大的力度组合起来,才会决定人类世界的力量格局。那什么能决定人类的力量组合呢?当然就是观念,也就是所有人的共同想象。大家愿意相信的东西。

比如,当所有欧洲人都觉得,我要为宗教信仰献身的时候,手无缚鸡之力的教皇一声令下,就会调集欧洲人前后200年,先后9次到东方耶路撒冷去搞什么“十字军东征”;再比如,当所有人都觉得,民族国家才是我们值得献身的对象的时候,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会有那么惨烈的厮杀。所以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说得精彩极了。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力量问题,是观念问题。敌人和朋友是怎么划分的,这可不就是人类力量的聚合方式吗?

所以,人类力量本来的散碎分布,要靠观念才能被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结构。你说观念是不是一种更根本的力量来源?

好了,不说这些虚的了。我们来看观念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就是1936年3月7号凌晨,希特勒派德国军队兵分三路开过莱茵河。这是什么行动?这是对凡尔赛合约的最后的挑战。

根据凡尔赛合约,莱茵河西岸,虽然是德国领土,但是德国不能驻军,要给法国留出一个非军事的缓冲地带嘛。但是,现在德国撕毁合约,军队开过来了,凡尔赛合约本来就已经被希特勒撕得大洞小眼,现在要是法国和英国再不反击,那合约就是一块破抹布了,彻底破产。

德国部队有多少人呢?19个步兵营,12个炮兵连,加起来不过3万人,而且德国刚刚恢复义务兵役制,第一批新兵刚刚入伍,就这么点队伍。而法国那边呢?加上盟国,至少可以马上动员上百万人。力量悬殊得很。

其实当时希特勒自己也很紧张,他跟带队的军官说,只要法国人开一枪,马上就撤回来。他给这次行动确定的行动代号叫“训练”。训练嘛,你们法国人不要当真。希特勒后来承认:“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来,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能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做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但是奇怪这一天,法国人偏偏就是没动。英国和法国就搞了几次外交抗议,然后就没动静了。甚至都没有提出要对德国制裁。

希特勒这个时候又搞了一个神操作。说,你看,我已经来了,也不是不能撤回去,这样吧,我撤,法国也适当撤一点距离,也留出个缓冲地带嘛,这是我的和平建议。你看,我希特勒的形象是不是个和平小天使啊?法国人能撤吗?当然不能撤,因为法国刚刚在德法边境修了马其诺防线啊。怎么撤啊?把防线给你啊?但是,这就让国际舆论认为,法国人不仗义,为了和平一点牺牲也不肯。法国人心里有多憋屈,你就想吧。

那么问题来了:法国人既不是不恨德国人,也不是不知道德国重新武装的后果,那他们为什么不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击退希特勒呢?要知道,这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没几年了,要遏制希特勒,这是最后的机会。

说到底,是因为十几年前签订凡尔赛合约的时候,各个大国对它的正当性都不认可。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当时提出了国际联盟的倡议,结果,威尔逊自己也没法说服美国国会加入国际联盟。另一个大国,苏联,跟西方大国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1934年短暂加入国际联盟,1939年又被开除了。剩下英国和法国,也觉得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有些欺人太甚,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比较理亏。

这个局面很有意思。白纸黑字签了字的国际条约,按说有很强的强制性。但是因为各方在心底里不认可,在观念上没有统一,签了字又怎么样?希特勒后来的耍赖、赌博,之所以能成功,其实不是运气,他的成功是建立在西方大国的观念裂缝上的。一个被强行规定下来的力量结构,只要背后的观念整合还没有完成,那就注定是风雨飘摇的。

这件事反过来的效应是,希特勒在德国的政治权威大幅度地蹿升。如果没有这次事件,希特勒之后未必在军队里有足够的威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开进莱茵兰两个小时之后,希特勒就跑到国会去演讲了。迎来了山呼海啸的掌声。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观念系统被大大强化。

你看,1936年3月7号发生的这个场景,极具戏剧性。它再次向我们证明了:真正决定力量对比的,不是力量本身,而是背后观念系统的消长沉浮。

此前不久在德国国内,也有这么一个时刻。

一战之后,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如果你只看魏玛共和国的宪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自由民主的宪法。按说,每一个当德国总统的人,都是向这部宪法宣过誓的人。你是要保卫这个共和国,保卫这个宪法的。但是那又怎样?只要不是在观念上真的认同它,宪法也是废纸一张。

当时德国人的感受是,我们本来在一战没有战败,我们是被骗了,被从背后捅了一刀,现在还被法国人欺负。所以,希特勒和纳粹党崛起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很多机会被阻止的。停止按钮就在那里,但是偏偏并没有人按下它。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按下去的人。

比如说,当时德国有一个公法学家施密特,他看到纳粹党的各种蛊惑性的宣传,意识到纳粹党的目标最终是要彻底颠覆掉魏玛共和国和这部宪法,于是他提出应该启动魏玛宪法当中的第四十八条。这条的内容是说,联邦总统如果认为国家的公共秩序受到了严重威胁,可以临时终止对诸如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等等。也就是说,只要当时的联邦总统愿意,随时可以动用这条宪法权力,把希特勒和纳粹党打回原形。

但是,这个时候的联邦总统是谁啊?兴登堡元帅。一战时候德军的总参谋长,他也一直认为德国战败是被内外各种力量出卖,被背后捅了一刀的结果。所以,他虽然是魏玛共和国的总统,是当时唯一能够阻止希特勒的人,但他就是不愿意按那个按钮,宁愿看着纳粹党崛起。到最后,就是这位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当了德国总理。当时,他还说了这么一句话,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你看,他不是不知道希特勒和纳粹党的破坏性,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决定把德国的命运交给这个破坏秩序的人。

听了今天说的这两个故事,你说,是固定下来白纸黑字的宪法有力量?还是人的普遍观念有力量?

观念从来不是虚头巴脑的东西,观念才是人类世界力量的真实源头。

这周的节目,我们都是在向你介绍施展老师最新完整更新的课程《国际政治学40讲》。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推荐给你。

好,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