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我们继续刷那套48册的大部头:《伟大的思想》丛书。 今天我们碰上的,是这么三本书: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一本,英国女作...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我们继续刷那套48册的大部头:《伟大的思想》丛书。

今天我们碰上的,是这么三本书: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一本,英国女作家艾略特的一本,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本。名字多少都有点陌生。

这么三本小册子碰到一起,我翻完一遍,脑子里蹦出来的是这么一句话——“成功的名著和成功的创业公司一样啊。都有过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啊。”请注意,这不是在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是在说:它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把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边缘地带,变成了一个众人仰望的中心地带。

我们先一本本地简单扫描一下。

先来看普鲁斯特。他是20世纪的法国作家,从小体弱多病,严重的哮喘病折磨了他一辈子,只活了51岁。我每次看到普鲁斯特这个名字,就想起鲁迅说过的一句刻薄话:“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普鲁斯特就这么个体弱才子的形象。

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部《追忆似水年华》,估计你也听说过。但是,听说归听说,把这套书读完的人恐怕不多。部头太大了,中文版7卷,240多万字。说是小说,但其实没有什么情节,就是没完没了地描写自己的感受。随便一个感受,就是几十页下去了。像我这样没有阅读法文原文能力的人,他写得好不好呢?那是“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反正你看看这本书的书评,不管是骂的还是夸的,都承认自己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把它啃下来的,或者是即使有坚强的意志力也啃不下来。如果你是得到电子书的会员,我们这里有译林出版社的权威译本,建议你去快速刷一遍,估计你心里会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问号:这样的读不下去的小说,是怎么成为名著的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到了普鲁斯特生活的20世纪初,靠情节取胜的小说,靠描述外部世界而获得成功的小说,实在是太普遍了。所谓批判现实主义嘛,雨果、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等。整个文学界其实就在等一个很新鲜的东西:谁能把笔重新指向人的内心呢?谁来开发人的内部世界呢?

就在这个时候,普鲁斯特横空出世。他是富家子弟,从小体弱多病,对社会是不怎么了解,但是对自己内心的感受力非常敏锐。他又用全部的生命感受力写了这么一个鸿篇巨制。那对于正在苦苦寻找另一种风格的文学界,当然就要把它看成是一座高峰了。

所以你看,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它自身是什么样,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拥挤的中心地带突然跳开了,在一片边缘地带的荒原中突然崛起,让中心地带的人看到另一种可能。很多经典都是这么诞生的。所以,英国人毛姆就说嘛:“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品来解闷。”你看,这个话里有话啊。毛姆对普鲁斯特的写作本身其实评价并不高,厌烦嘛,但是对它所在的那个荒原一般的精神地带还是愿意致敬。

这就要说到下一本小册子:英国女作家艾略特的随笔集了。

你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英国的女作家特别多。从早期的奥斯汀,到19世纪的勃朗特姐妹,就是写《简·爱》《呼啸山庄》的,还有后来的伍尔夫,还有今天说到的这位艾略特,都是女性。说起英国男作家,那个时代好像最著名的也就一位,狄更斯。

英国为什么这么出女作家呢?有一次我和黄昱宁老师聊起这个现象。她说,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个时代,小说这种文体还没有成熟,这算是边缘地带,荒原地带,男作家在中心地带,扎堆去写诗歌了,觉得小说这种体裁不高级,所以留下了这么一个边缘地带。很长一段时间,小说的读者也是女性,卖力写小说的也是女性。你看,这其实也是一个从边缘地带开始,然后崛起成为中心地带的故事。

说到这儿,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边缘地带,会崛起并最终成为中心呢?虽然城市是从荒原上建起来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荒原最终都能变成城市啊。

正好,《伟大的思想》丛书的下一本小册子,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本来是一本历史学名著。我上大学的时候囫囵吞枣地看过。但是这次再翻开,觉得它正好解释了我刚才问的那个问题:什么样的边缘地带,会崛起并最终成为中心呢?答案是,他要成为主流社会表达自己的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顺着布克哈特的这本书,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在我们知道的,都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但丁,这些文艺巨星,全都是了不起的伟人。但是回到当时呢?这些艺术家反倒是一些普通的工匠和生意人,那个时代真正掌握资源和权力的人,是各种教皇、诸侯、领主、国王。

为什么那时候的意大利会出现文艺复兴?我们今天的解释,当然是什么知识的积累、人性的觉醒、天才的涌现等等。但是回到当时一看,就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对于那些掌权者有实实在在的用处。什么用处?获得声望。

当时的意大利没有统一,一大堆小诸侯挤在那么小的一块地方,面临激烈的竞争。当时欧洲国家的合法性基本上有两个来源,要么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里,要么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可是意大利很特殊,神圣罗马帝国天高皇帝远,罗马教皇倒是近,但那是宗教,越近就越没有神秘感。所以,这两种合法性在这块地盘上的作用力有限。

好了,在当时的意大利,有那么多篡位上台的统治者,那么多偷偷瞄着统治权的野心家,那么要对内凝聚力量、对外赢得竞争的城邦,他们都需要合法性的证明。怎么办?皇帝和教皇给不了的东西,只有文化和艺术能给了,和当时著名的艺术家、文化名流、社会贤达在一起,就是意大利城邦统治者自身威望的来源。

所以,诸侯国王们才会拼命地买艺术品,养艺术家。所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不仅是艺术的胜利,而且还是因为艺术成为当权者的迫切需要,它才能复兴。

带着这个视角,我们再翻过头去看前两本小册子,普鲁斯特和艾略特,他们创作的内容,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实都不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它们成了其他人,无论是文学家圈子还是社会主流公众表达自己的工具,它们才有可能从边缘崛起,成为立在文化中心的丰碑。

最近我在为得到大学的同学做分享打磨的时候,也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你无论是想写出一篇好文章,还是想做一场好演讲,这个“好”,我们通常都是从信息是不是准确,用词是不是典雅,布局是不是巧妙这些角度来看的。但其实不完全。好文章,好演讲,最终成就它的,是它成了别人表达自己感受的工具。

就像马丁·路德·金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之所以有名,和它原来在表达什么关系已经不大。它为所有想改变一个很难改变的现实的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工具:我有一个梦想。仅仅这一个词,就足以让它成为永远的经典了。

所以,写完一篇文章、做完一次分享之后,在被点赞和鼓掌之后,也许我们还要再多问一个问题:这些读者和听众,会有冲动把它转述和分享给别人吗?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的作品成了别人表达自我的工具。它已经走在了成为经典的路上。

好,这是我和你一起刷过的《伟大的思想》丛书中的三本。这套丛书,把人类思想的经典,变成了薄薄的小册子,随手翻翻,能够让我们闻到那些经典的味道。没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它也可以成为你表达自己的工具。

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