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段时间,英国集装箱货车发现39具尸体的新闻,一直备受关注。就在上周末,英国警方刚刚确认,39位遇难者全部为越南公...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段时间,英国集装箱货车发现39具尸体的新闻,一直备受关注。就在上周末,英国警方刚刚确认,39位遇难者全部为越南公民。

我相信你肯定记得,最开始这条新闻发生的时候,遇难者被认为可能是中国公民。还没等中国使馆跟英国确认消息,各种讨论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回忆20年前的中国偷渡惨案啊、英国如何对中国人收紧移民政策啊,等等。

现在回看这些讨论,当然很尴尬了。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事实的基础对于一个人做判断有多重要。而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事实的呈现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虚假信息的产生和流动都越来越快了。

快到什么程度呢?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想来跟你分享一篇,我在公众号硅发布上看到的文章。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关注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互联网世界里,真实人类产生的信息量,已经快被机器产生的信息量赶超了。

硅发布的这篇文章,标题叫做《互联网上超过40%的流量都是假的》。流量造假,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当看到40%这个数字,我还是吃了一惊。文章指出,在这40%的虚假流量当中,大多数都是机器人在阅读信息。安装了恶性软件的计算机会去点击网页、移动鼠标、登录社交网络账号等等——这些人类的浏览习惯,机器都可以很轻松地模拟出来。

而且,不仅流量是假的,人也是假的。社交网络上假账号的数量,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就拿社交巨头脸书来说吧:在2018年第一季度,脸书公司从平台上删除了50多万个虚假账号。这个数字,咋一听很高,但当然,跟脸书15亿的日活用户相比,只是汪洋里的一滴水。

但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脸书删除了多少个虚假账号呢?12亿个。一转眼,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脸书又删除了22亿个虚假账号。

这是什么概念呢?22亿,实际上已经跟脸书上由真实人类注册的账号数量持平了。

这还没完。虚假账号,还创造出了大量的虚假内容。比如说电商网站上的评论。过去我们知道,为了刷点评,有些商家会雇佣“水军”来发评论。但现在,“水军”变成了机器。比如在亚马逊上,有30%的评论被认定为虚假评论,而这30%里面,亚马逊进一步认定绝大多数,也就是90%的评论,都是机器生成的。在亚马逊的竞争对手,沃尔玛的官网上,虚假评论的比例更高,已经超过了50%。

你看,我们一向知道,网上的信息不全是真实的。但在过去,我们一直会认为,大部分的信息还是真实的,虚假信息是少数。可硅发布的这篇文章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们也许很快就会迎来一个拐点——虚假信息的数量,可能会超过真实信息。

YouTube平台就曾经到达过这样的拐点。在2013年,YouTube平台上曾经一度有一半的流量,都是由伪装成人的机器人创造的。当时,YouTube有一个自动识别假流量的系统,但员工担心,假流量实在太大了,可能系统反而会把假流量、假用户的行为认定为真实的——系统自己会陷入一个虚假信息的恶性循环。

后来,虽然YouTube的假流量被控制住了,但在我们今天这个越来越依靠算法运行的世界里,这件事仍然细思极恐。无论对于我们人来说,还是对于算法来说,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做出判断的基础,一直都是事实。

而科技的发展,正把我们推向一个临界点。迈过这个临界点,这个世界的信息,可就不是以事实为基础了。

如果事实的基本盘瓦解了,那我们的世界模型也会随之崩塌。

其实,一个人的世界模型,本来就是极其不精准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篡改一个人印象中的事实,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二份材料,是前段时间我在BBC网站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叫做《儿童记忆与虚假记忆》。

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未必都是准确的,有时候可能不小心记错了,有时候可能本来就很模糊。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要捏造一个人的记忆,可比想象中的要容易多了。

比如说,实验证明,虚假的照片可以重塑我们对童年的记忆。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过一个实验,她向参与者展示了一张合成的虚假照片——参与者小时候和兔子罗杰的合照。结果,167名参与者中,有16%认为自己小时候确实和兔子罗杰合过影,并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合成了一张参与者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坐热气球的照片。结果,有一半参与者“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经历。显然,无论是兔子罗杰还是热气球,都是参与者捏造出来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大脑都可能错误地回忆起明明不存在的事情。罗夫特斯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虚假记忆。虚假记忆的现象有多普遍呢?研究显示,每10个人当中,就有4个人有关于童年的虚假记忆。

不仅照片能创造虚假记忆,一段有高度暗示性的谈话也会有同样的效果,甚至能让人们相信,自己曾经实施过莫须有的暴力犯罪。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心理学家朱莉亚·肖(Julia Shaw)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实验当中,参与者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被反复问及暴力犯罪的问题。之后,其中70%的人会产生自己年轻时犯过罪的虚假记忆,有些人甚至相信自己曾用武器攻击过他人。在这些虚假记忆中,近四分之三的人甚至能够生动地描述出警察的长相。

这只是一个实验,但你也可以想象,类似的事如果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结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曾经发生过一系列被称为“撒旦恐慌”的案件。当时,有不少人因为对儿童犯了骇人听闻的罪行而入狱。

不过,在其中部分案件中,法院并没有获取孩子受过虐待的确凿证据,判决依据的只是孩子们的证词。直到好几年后,一些孩子才公开承认:当时一口咬定自己受到虐待,是因为他们受过警察与专家的诱导性询问。

那么,为什么人的记忆能被如此轻易地扭曲,甚至篡改呢?

BBC的文章指出,这是因为人的记忆不是像胶卷一样复刻过去的场景。记忆更像一个视频编辑器,能够不断剪切、粘贴很多片段,其中就包括一些新接触到的信息。

而且,虚假记忆可能还与人性有关——我们人天生喜欢讲故事,尤其是涉及到关于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能有一套连贯、合理的叙事。当我们看到不连贯的片段时,会不自觉地填补那些缺失的部分,让故事的逻辑变得更严谨。正是这些原因,造成我们的记忆会被篡改,让我们对事实的判断产生偏差。

听到这,你可能觉得很悲观。今天节目的前半段告诉你,这个世界的事实越来越难判断;后半段告诉你,人还会高估自己判断事实的能力。这样的困境,有出路吗?

好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趋势,并开始采取措施了。比如在监管层面,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出台法案,限制诸如假视频、假音频类的内容。在咱们国内,恶意刷流量、流量造假的公司也在警方的追踪下,面临关停和刑事诉讼。

但无论政府机构还是大公司怎么做,我觉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一点总是很重要,就是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在自己开口说话之前先在内心三思。

因为无论你口中说出的话是真是假,在他人听来,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事实。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